• 没有库存

传统的梅酒发酵块制作方法 전통 메주 발효 블록 제조법

传统的梅酒发酵块制作方法 전통 메주 발효 블록 제조법

梅酒(韩文:메주,[me.dʑu])是一种发酵大豆块,作为制作多种传统韩国浓稠酱料的基础,如大酱(Doenjang)、辣椒酱(Gochujang)和酱油(Ganjang)。

历史
韩国的大豆发酵历史可追溯到三国时代之前(公元前57年至公元668年)。
《三国志》(三世纪的中国历史文献)提到高句丽人民擅长制作发酵大豆。
《鸡林类事》(鷄林類事),一本十二世纪初由宋朝使者孙穆在韩国所写的书籍,将该酱称为蜜沮,字面意思是“阻止(或阻隔)蜜糖”。

制作
梅酒通常在十月至十二月期间制作,更准确地说是在中国农历的立冬(立冬,约11月初)左右。
具体时间可能因地区及最终用途的不同而有所差异。

传统梅酒发酵块制作配方(韩国原始发酵大豆块)

材料:

  • 500克干黄豆

  • 泡豆及煮豆用水

  • 盐(用于后续发酵,不直接加入梅酒块)

工具:

  • 大锅或炖锅

  • 干净布或毛巾

  • 棉线或食品用绳

  • 通风良好、阴凉、空气流通的空间(最好在户外)

  • 用于悬挂发酵块的木板或支架

详细步骤:

  1. 浸泡黄豆
    将干黄豆清洗干净后,浸泡在干净水中12至24小时,直到豆子膨胀且充分吸水。

  2. 煮黄豆
    将浸泡好的黄豆沥干,放入大锅沸水中煮3至4小时,直至黄豆变得非常软嫩,能用手轻松捏碎。

  3. 沥水冷却
    小心沥干煮熟的黄豆,置于室温下冷却。

  4. 成型与制块
    冷却后,将黄豆捣碎或部分碾碎成粗糙的豆泥(有些人喜欢保留完整的豆粒以增加口感)。
    用力将豆泥压制成约10厘米×10厘米×4厘米的紧实矩形块。

  5. 初步晾干
    用干净布或湿毛巾包裹发酵块。
    将其悬挂在阴凉、通风且空气流通的地方(避免雨水和昆虫侵扰),以便自然干燥及微生物自然接种。

  6. 自然发酵
    让发酵块自然发酵约40至60天。
    期间表面会长出有益的白色霉菌,启动发酵过程。
    每3至5天翻转一次,确保发酵均匀。

  7. 检查和熟成
    约两个月后,发酵块表面应干燥,发酵充分,散发出特有的大豆发酵香气,不会过于刺鼻或腐败。
    此时可将其用来研磨制成大酱(Doenjang),或浸泡于水中制成酱油(Ganjang)。

重要提示:

  • 发酵效果受环境温度和湿度影响极大。

  • 传统上,梅酒制作于秋季,气候条件较为理想。

  • 梅酒是大酱的原料,也是提取韩国酱油的基础。

  • 成功发酵的块状物色泽良好,无有害的黑色或绿色霉菌。

抱歉,该商品已售罄。
评论 (0)

同一分类中的16其他产品: